自2021年3月鹤峰县创建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监管先行试点县以来,按照“小切口进入,精准化推进”的改革要求,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建成“一个中心”,形成“一库管理”,落实“一包到底”,推进“一码即办、一码有薪、一码有信”,实现了部门联动、信息归集、实时预警、过程监管、企业减负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化、信用化全流程管理闭环,提升了服务效能,降低了企业成本,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健全组织体系,坚持群策群力稳推进 为迅速推进先行试点建设,鹤峰县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及“1+2+3+N”包保责任制,即实行1套完整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电子档案,劳动监察及责任单位2个单位双包保,3次以上电话政策讲解服务,N次回访沟通。 同时,迅速深入全州各县市开展专题调研,组织相关金融机构、施工企业、农民工群体进行座谈,找准需求及难点堵点问题,研究制定《鹤峰县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监管先行试点实施方案》《关于推广应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化应用软件的通知》等系列配套文件,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强化政策配套,稳步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聚力优化创新,打造信息化监管闭环 鹤峰县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化建设,通过“六个一”工作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构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根治欠薪工作信息化监管闭环。 一是建成指挥系统提质效。通过配置移动执法车辆、LG-LECD多通道全尺寸技术大屏、KRD控制软件等设施设备,利用先进的通信网络、KRD、GPS等现代技术,建成调度全局的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及移动指挥系统。 二是搭建线上平台破壁垒。通过优化恩施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系统、工匠365App、监察在线App,开发“一码即办助手”软件,打通发改、银行、工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行业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交融互通,建成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PC、App、H5等多平台、多终端、全链条的“互联网+智慧监管”信息化综合服务系统,并实时向省根治欠薪信息监管系统推送数据。 三是构筑服务体系应需求。通过“一码即办助手”软件、工匠365App及监察在线App,为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务工人员打造涉薪事务“掌上办”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了15类涉薪事务办理“五个零”(零门槛、零见面、零跑路、零延时、零费用),结合“1+2+3+N”一包到底服务,从源头防范化解欠薪问题。 强化信用监管,建立降费减负新渠道 鹤峰县出台《鹤峰县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诚信体系评价标准》《鹤峰县建设领域差异化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施方案》等文件,实行差异化存储、一处存储全域有效、银行保函替代等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减免缓存措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2021年,鹤峰县为105个项目减免缓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784万元,占全县在建项目的84%。其中,按照一处存储全域有效的规定,为13个工程项目减免167万元;按照诚信等级,为92个项目减免1617万元。通过减免保证金,降低了企业资金压力,提高了资金流动使用率。 同时,社会群体还可通过“一码即办助手”软件,查询企业信用评价,为商务合作、务工双向选择等提供有效参考,激励企业守信践诺。 多维复制推广,聚焦惠企便民全覆盖 鹤峰县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监管服务体系的建成,因其系统功能齐全、操作简捷、经济实用的特点,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全州各县市先后将鹤峰县“一码即办”服务嵌入云上恩施App及各县市云上政务服务平台。州根治欠薪领导小组发文推广鹤峰模式,并组织专班分赴各县市督办落实。州住建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州建设领域使用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管理系统替代工改系统,并实现了与省级住建系统数据对接。人行恩施州中心支行等单位联合发文,要求各商业银行按照鹤峰模式,规范农民工工资专户开立及农民工工资代发工作。 同时,鹤峰县创新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监管服务的做法被新华网、“学习强国”、《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媒体相继报道40余次,加快了全面推广应用进程。 目前,鹤峰县合同造价在30万元以上且工期在3个月以上的工程项目及全州其他县市1200余个工程项目均已实现“两信化”监管。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调直机 http://www.jhx1688.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