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普利斯信息网 2021-12-26 450 10

美军“旅改师”,又领先了吗?

高三培训学校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席亚洲】

上周,美国陆军公布了新的军事改革的指导文件《路线图2028-2029》,这份文件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看看美军又拿出了什么“牛黄狗宝”,对于未来潜在的军事斗争又有什么意义。

其实已经有不少相关的评论在具体探讨美军这次新《路线图》中制定的多种类型的师级单位的强弱、作用等问题。

但我们还是从最基本的问题先看起,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来的,那么美军这次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先说明白这个,咱们才能具体分析他们的改革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究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拖延疗法呢,还是真的能够做到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路线图》中队改革措施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条就是:“大规模作战行动能力”缺陷。

美军将使用GMV取代轻型旅的“悍马”

笔者的视频节目《亚洲特快》和往期军评中,已经做了多期关于美国陆军作战理论和编制,以及其新军事改革的话题,对美军21世纪以来军事改革的历史做了不少介绍。所以这里尽可能简短介绍,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索相关话题了解详情。

简单来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痛揍伊拉克之后就发现,他们为在欧洲平原击败苏联而建立的强大的陆军部队,在应对后冷战时代新形势下的弱敌时,出现了火力过剩而部署速度不够的缺陷。

再加上21世纪初信息化大潮中,美军对于“发现即摧毁”的新战争形式有了过分的高估,认为只需要轻型装甲部队,就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统引导后方远程精确火力打击,击败敌方重型装甲部队。

即使在当时组织的多次试验性演习中都没能真正验证这种理论的有效性,但以拉姆斯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改革派”们依然推行了他们的理论,推出了FCS”未来作战系统“概念,准备用”网火“导弹替代火炮,用轻型装甲车辆替换现役重型装甲车辆,最终实现用一支可以空运迅速赶到战场的部队,正面击败敌方传统的重型装甲集群。

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过于脱离实际,其中几种关键性武器装备最终被证明在可以预估的未来都无法实现,最终失败。

同时美军也发现,自己的主要对手,不论是俄罗斯还是东方某大国,直到2010年前,陆军力量的建设都相当迟缓。因此提出了一个“过渡性方案”,将美军改编为三种类型的旅级战斗队,以实现快速部署,按照当时的计划这些旅级战斗队也将会获得一批例如步兵战斗系统、新型轻型自行火炮等武器装备,确保在应对各种对手时具备相当的技术优势。

美军当年指望通过FCS系统获得一支能硬抗对手重装部队的高机动快速反应部队,最后发现不行

但从2010年后,世界形势在短短十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美军在亚太和欧洲面临的主要对手都大大强化了自身的作战能力,在武器装备方面弥合了与美国现役装备的代差,甚至在很多领域由于后发优势还后来居上。

按照美军的评估,根据美军模式建立的台湾地区武装集团的军团级单位,其综合作战能力可能仅能和对手的重型合成旅级单位相当。这也是美军近年来向台湾地区出售相当于美国一个装甲旅级战斗队的武器装备的原因,然而这样的一个美军装甲旅其实由于缺乏新质作战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也仅仅在现代化坦克、装甲车辆的数量上与对手相当,实际综合作战能力可能仍然只是对手的几分之一。

而且虽然美国主要假想敌也进行了师改旅改革,但是这些新型的旅在综合作战能力方面都优于美国同类旅级部队,并且与美国的师级单位已经变成行政单位,原来的师属支援兵力变成了战区直属、临时加强给旅的方式不同,美国在亚洲的假想敌仍然保留了强大的集团军编制,集团军拥有各种支援火力和电子对抗、太空情报、技术侦察能力。

相比之下,美军由于将这些能力收归战区,在反恐战争中,旅级部队多年没有和这些新质作战能力进行磨合,已经无法熟练运用,更谈不上实现有机的联合作战,甚至很多旅级部队已经连冷战时期就已经建立的、最基本的无线电通信对抗能力都已经失去了。这些弱点在近年来美军进行的军事演习中暴露无遗。

而在实战中,俄军通过将集团军级新质作战和远程打击能力下放到小规模的“合成营战斗群”中,对按照美军指导训练作战的仆从军取得了绝对优势。美军在对其研究后发现,自己规模大得多的装甲旅级战斗队因为缺少这些新质作战能力,竟然很可能被对手规模小得多的部队摧毁。

虽然技术上没啥亮点,但俄军通过用信息化战争概念指导冷战时期的军事装备进行作战,就能把对手打得找不着北,甚至可以威胁美军名字花里胡哨的“旅级战斗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普利斯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普利斯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