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普利斯信息网 2021-11-09 450 10

清科凯盛案再调查:“白手套”瓦解投资人求路无门 “幕后黑手”金蝉脱壳七年讨债路“终了”?

剪辑工具 https://mediatrack.cn

  一场七年前的“骗局”,仍在资本市场荡起余波。

  2014年,一家名为上海清科凯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清科凯盛”)的私募机构“爆雷”,旗下多只产品无法按时向投资人完成兑付,涉及资金达6亿元,激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次年初,清科凯盛火速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原董事长王强也不知所踪,投资人无奈之下将该私募机构相关人员及机构告上法庭。

  2016年,这场刑事诉讼最终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开庭,真相缓缓揭开一角——清科凯盛的多只私募产品募集资金,大部分被一家名为“梅州利贞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州利贞”)的房地产公司挪用,但后续调查中投资人发现,产品本应投入的“梅州凯旋门花园商住综合体项目”(以下简称“凯旋门项目”)早已烂尾。

  随后,该案以“非法吸收存款”罪判决,多名清科凯盛高管被捕,在逃的王强因涉嫌金融诈骗,至今仍被福田经侦通缉。

  然而,就在投资者以为即将迎接正义之时,这场噩梦却刚刚开始。

  在这场“非吸”案中,投资人逐渐发现,真正的“筹谋者”其实是隐藏在“白手套”梅州利贞背后的梅州地产商黄华。在清科凯盛案爆发后不久,2016年9月,黄华及梅州利贞曾出面,与一众投资人签订《补充协议》,表态将在凯旋门项目取得预售证后6个月内代为偿还欠款。

  但5年时间过去了,投资人的欠款仍遥遥无期,更诡异的是,梅州利贞实业已于2020年被申请破产清算,而当投资者拿着补充协议申请债权之际,却被破产重整人以“无法律效力”拒之门外。

  这场持续7年的讨债之路,只能无疾而终?

  缘起:50亿私募爆雷

  公开资料显示,清科凯盛成立于2012年3月29日,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强。其大股东广州维嘉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持股51%)由一家名为VEGA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的外资机构全资持有。

  2013年,清科凯盛相关高管另外成立了一家名为“深圳融创凯盛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融创凯盛)的公司,负责销售清科凯盛相关私募产品。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清科凯盛在广州市密集注册了广州凯德和风、凯德和聚、凯德铂瑞、凯德瑞信、铂凯建达、广州兴鑫、建泓恒达、方兴建汇、广州铂兴、广州昌某等10家投资合伙企业,均由清科凯盛担任上述合伙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通过这些合伙企业,上海清科凯盛未经批准,先后发起设立了“广州国际采购中心项目私募基金”(基金规模人民币5亿元,其中一期3亿元、二期2亿元)、“梅州凯旋门花园商住综合体投资基金项目”(基金规模人民币3.5亿元)、“华南高尔夫会所别墅一期工程投资基金”(基金规模人民币4亿元)、广州金沙洲医院(三甲)投资基金(二期)(基金规模人民币1亿元)等多只基金。

  随后,清科凯盛通过融创凯盛和互联网、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多家金融机构理财经理推介及委托销售的等多种方式,向客户公开宣传上述“基金”,招募有限合伙人,分别以年利率11%至13%(广州国际采购中心项目、梅州凯旋门项目)、10.5%至12.5%(华南高尔夫项目)、9%至11%(金沙洲医院项目)的回报,吸收投资人投资。

  而上海清科凯盛则作为上述基金的管理人,通过委托银行贷款的方式将募集的资金借给上述工程项目的开发、经营方。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推介材料上看,清科凯盛自称是“清科集团”旗下专注于固定收益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在管规模超过人民币50亿元。

  但在随后媒体报道中,清科集团负责人承认虽然在2012年少量投资了清科凯盛,但后通过多方途径了解“清科凯盛在募资过程中存在承诺保本及收益等不合规问题,我们认为法律风险巨大”,2013年便坚决提出退出清科凯盛,并在2014年初完成了工商变更。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4月后,清科集团不再是清科凯盛的股东。但在这期间,清科凯盛却依然打着“清科集团”的名义“敛财”。

  经审计,清科凯盛利用涉案“基金”项目吸收广东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千零一夜创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戴某革等300多家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共计人民币6亿余元。

  其中梅州凯旋门项目并未足额募资,仅募集1.6亿元,不到计划的一半。广州国际采购中心一期项目共募集了3.4亿元,超额完成;南华高尔夫别墅项目共募集1亿元左右,基本完成。

  但2014年9月和12日,本应到期兑付的“广州国际采购中心项目”、“梅州凯旋门项目”却迟迟无法按时完成兑付,清科凯盛先是表示延期兑换本金和利息,其中本金延期时间不超过一年,但次年年初便火速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原清科凯盛法定代表人、前任董事长王强也就此失联。

  计中计:地产公司或为白手套

  清科凯盛的消失只是这场风波的开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投资人处了解到,在风险事件发生后不久,多名投资人曾联合维权,先后在广州(因发行私募基金产品的有限合伙公司注册地在广州)梅州等地多次报案,最终该案件却深圳市立案,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审理,并由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对相关高管进行侦查并起诉。

  随着调查越来越深入,更多诡异的细节指向了一个真相——不管是清科凯盛,还是梅州利贞,或都只是房地产商黄华“牟利”的白手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多名参与清科凯盛基金发行、销售等工作的人员均证实,前述“广州国际采购中心项目私募基金”项目募集到的首期3.4亿元资金中,只有4000万元用于该项目,剩余均被“梅州凯旋门项目”挪用。

  值得一提的是,清科凯盛发行的“华南高尔夫项目”的开发商与“梅州凯旋门项目”的开发商同为“梅州利贞”,这也就意味着,前述提到的清科凯盛四只基金产品中,有三只的最终资金使用方都是梅州利贞,涉及资金高达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梅州利贞成立于2009年12月14日,名义上目前的股东为王晖(持股60%)、王松(持股40%),但实际上却与梅州房地产商黄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相关资料显示,黄华是梅州的老牌房地产商人,在港创办了香港南方国际集团,高峰期时财富曾多达30亿元,拥有三星级深圳南方过久大酒店、深圳新王朝大酒店等。

  数据显示,黄华曾担任梅州南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曲江县大坑国家森林公司龙湖渡假村等公司的法定代表,但这两家公司目前均已吊销,目前,黄华还是“梅州望江楼大酒店”的董事兼高管。

  目前,尚不清楚黄华与清科凯旋第一大股东VEGA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是否有关联,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福田区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发现,文中曾多次出现黄华的身影。

  其曾连同王晖、王松等人与清科凯盛签订《股权质押合同》、《保证合同》等。同时,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曾给梅州利贞发放过一笔3.5亿元的贷款,抵押人为黄华担任高管的“梅州望江楼大酒店”,委托人是清科凯盛设立的合伙企业之一广州兴鑫合伙。

  此外,在记者掌握的一封《资金权益确认书》显示,2014年10月15日,梅州利贞确认曾收到清科凯盛通过由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之有限合伙企业投入本公司项目资金本金4.7亿元,这封文件的担保人赫然有黄华、王晖、王松三人签名。

  在深圳一名财富管理公司总经理的证词也证实,黄华确为梅州利贞负责人。

  一名维权的投资者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黄华才是梅州利贞最终的老板,2015年我们在维权的时候,黄华和我们全体投资人签署了四方还款协议,承诺在凯旋门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后按本金还钱。”

  该投资者也向记者提供了这份《协议书》,内容显示,梅州利贞作为乙方,代甲方(清科凯盛及其下合伙企业)偿还丙方(投资人)的投资款,从而抵消乙方对甲方的债务。还款期限是凯旋门项目拿到预售证后的6个月内,或2016年12月31日前付清丙方的全部欠款本息。甲乙丙方的签约时间为2016年10月。

  然而,五年时间过去了,投资并没有拿回欠款,反而等来了梅州利贞的破产清算通知。

  申请破产:“幕后黑手”金蝉脱壳

  2020年7月,梅州利贞因未履行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判决且执行未果,与其存在劳务合同纠纷的债权人“刘沛祥”提出对其由执行转为破产清算。

  据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法院查明,梅州利贞已经未正常经营,公司财产除在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51.34万元的欠款外,仅有凯旋门项目及其用地使用权,但该在建楼盘项目因土地被抵押,无法融资完善后续工程及竣工验收等原因,无法通过拍卖变现等方式清偿债务。

  2020年12月2日,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刘沛祥的破产清算申请,并通过摇号决定由确定了广东金杜律师事务所担任梅州利贞管理人。

  根据法院要求,相关债权人应在2021年2月23日前,向梅州利贞管理人申报债务,债权人可以通过现场、邮寄及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申报,书面说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等,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但一名参与清科凯盛投资人维权的律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也去参加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我这边登记的债权人名单有100人左右,清科凯盛的投资人也申报了债权,但申报的结果是破产管理人明确通知我们债权不予确认。”

  该维权律师表示,破产管理人给出的理由是“我们(的投资人)和梅州利贞没有直接债权,而是投资的有限合伙企业,应该由有限合伙企业申报债权。同时我们也知道有几个有限合伙企业组织了清算,他们的债权申报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律师负责的项目中,涉及到的有限合伙公司为广州兴鑫有限合伙公司,但据律师介绍,破产管理人坚称,梅州利贞已经偿还了兴鑫合伙企业的债务。

  11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到金杜律师事务所负责梅州利贞项目的律师,询问前述投资人的相关诉求是否被驳回,接线律师回复表示:“因为案件在办理中,相关细节不方便透露。”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普利斯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普利斯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