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地板 http://www.smdiban.net/chanpin/chanpin294.html 大家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凭借一己之力冲上热搜的徐闻菠萝嘛! 据说全国每三个菠萝就有一个来自徐闻,徐闻菠萝可真厉害! 家居妹好奇了,徐闻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不搜不要紧,一搜吓一跳,徐闻不仅菠萝酸酸甜甜,美味可口,谁知道当地还隐藏着一种“会呼吸的房子”! 啥材料建的房子啊,竟然还会呼吸?! 01 “会呼吸”的珊瑚房,美得像海边童话 这些会呼吸的房子,是以珊瑚石为材料搭筑起来的一种当地特色建筑,位于雷州半岛的南极村--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地方。南极村吸引了一批有理想有情怀的艺术家,长住于此进行文艺创作,他们用自己的艺术激情,把当地渔民荒弃的旧房子,建造成艺术客栈、灯塔图书馆、创意手工扶贫车间等,还举办了各种艺术展览。用设计师们的话来说,他们的梦想就是“用文艺之光点亮南极村”。 南极村原本是一个滨海小渔村,生活在这儿的渔民祖祖辈辈日出出海打鱼,日落满载而归。没有人山人海,也没有商业的喧嚣,也没有夜夜笙箫的酒吧;这里海水清澈、天空湛蓝、日出宁静、晚霞壮观,风景如诗如画,民风淳朴,生活宁静而悠然。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十分适合珊瑚的生长繁殖,目前徐闻县的海岸线保存着中国大陆架最大最美的珊瑚礁群,珊瑚绚丽多姿,五彩斑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渔民们,捡拾珊瑚石花一块块叠砌起来做成墙壁,垒起了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和珊瑚房子,形成了独特的珊瑚房民居景观。 墙体:货真价值的珊瑚石 先民们采用珊瑚石作为建筑原料,一块块地叠砌起来,建成珊瑚屋。由于珊瑚石是海石,不惧海风的侵蚀,冬暖夏凉,透气吸潮,是“会呼吸的房子”。最为神奇的是,遇到风雨淋晒,珊瑚石会自然粘合,再加上其本身的重量又很轻,所以垒造的屋墙相当坚固。 低矮的珊瑚石围墙随时迎接海风的吹拂,通风防潮。 据说,珊瑚石房屋的建造时间越久远,前面呈现的黝黑的色彩越浓烈。原来,珊瑚房承载的是古来而厚重的历史啊! 世世代代的渔民就生活在这种用珊瑚做成的房子里,躺在床上,仿佛能听见不远处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海风轻轻吹进窗户,真的如同睡在大海的怀抱之中,分分钟就可以睡着! 作为常常失眠的人群,家居妹不禁心生羡慕,要是能在这样的房子里睡一晚,该是多棒的睡眠体验啊! 02 改造乡村,用文艺之光点亮南极村 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居民废弃的民房,经过装修和改造后,建设了一批极具当地民俗特色同时又富有艺术气息的民宿,践行着文艺振兴乡村的理念。 别看民宿外表粗犷朴素,实则内在充满着细腻的艺术之美。 内部空间:回归自然,还原本真 在珊瑚房民宿的设计中,设计师们尽量保留了原来渔村民居砖瓦木的结构,保留珊瑚墙、砖墙、水泥墙、石条凳,还有玄武岩石地板等当地材料,尽可能地还原村落最本真的环境。 红砖墙面很有机理质感,天然的原木大床凸显本色的素雅。 木头的桌椅板凳,营造出复古的氛围,透露着质朴天然的气息。 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具有现代感的装饰元素,比如用大面积的窗户增加视觉空间的宽阔感。 休闲区域:呼吸海风,喝茶聊天的好地方 木制的桌椅与苦楝树、海麻树枝的本土元素交相掩映,坐在绿树成荫的渔家小院里,让人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内心淡泊宁静的感觉。 古朴的藤椅,天然的珊瑚,蓝白色调,盈满着海洋的味道。漫观海天一线,云卷云舒。 装饰:房内布景充满渔家风情 挂在墙上的鱼网,镶嵌在墙面的扇贝壳,棕褐色的圆水坛,做旧的小木船,贝壳形状的洗手池......看似朴实无华的渔家用具,在艺术家的手中,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留住了南极村的乡愁。 扇贝壳镶嵌成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体现着当地的风土民情。 没有奢华的房间布置,但是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处处洋溢着海的味道。 地标性建筑 谈起南极村的民宿建筑群,其实不得不提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灯塔图书馆。正如其名,书是人生的灯塔,而图书馆就是南极村的灯塔。设计师用灯塔图书馆的设计表达了自己的愿景:希望为家乡的孩子建起一座图书馆,让文艺之光点亮南极村,点亮雷州半岛。 灯塔图书馆高高耸立,墙体也是由珊瑚石垒砌而成。 图书馆内部采用原始老建筑的拱形门窗当作书架,也是空间的一大亮点。在柔和的暖光色调下,搭配褐色木制桌椅,优雅与质感并存,古典美感十足。 在珊瑚屋村落迂回曲折的珊瑚石径中行走,两旁都是低低矮矮的珊瑚石墙,珊瑚石墙连在一起形成一座座珊瑚院落,连成了一个珊瑚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古老的珊瑚屋,是岁月沉淀的宝贵遗产,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徐闻人的海滨记忆。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