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刷赞 https://www.bixuge.com 文丨木棉妈妈 假如给你一次选择,你希望子女笨笨地留在身边,还是希望子女远在异乡? 在过去,古人讲究“父母在,不远游”,如果父母健在,要在父母身边侍奉养老,做官也要把父母接过来。 现在人们越来越不在意这些了,更希望子女将来有出息,希望子女将来走得越远越好。 记得小时候,妈妈跟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以后你要是有本事就走得远远的,走出大山,要更厉害,哪怕去国外,找个国外的男朋友我们都不干涉。 我不算特别优秀、有出息的,但是也真的走出了大山,与母亲相距一千多里,而今母亲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离我太远了,要是离得近一些,我想看外孙就能看,也不用等你有时间才能回来。 我的情况还好一些,至少家里姐姐都在母亲身边,而身边有个老师情况就比较冷清,老师只有一个儿子,在美国。 那个时候念大学,每次上课讲完课的时候,老师会跟我们聊天,说的最多的就是他的儿子,言辞间特别自豪,可是也很想念。 甚至第一天晚上跟儿子视频过后,第二天上课就会跟我们讲一下父子俩说了一些什么。 老师说:我也是出身农村,在老家有这样的说法,没有儿子就会被人说是“绝户”,我现在想想,这样儿子远在异国他乡,很少回来,也我们这也跟丁克差不多。 独生子女太有出息,对老人来说或许晚年更冷清 前几天跟之前一个同事吃饭,同事家只有一个女儿,高中就在国外上学,同事自嘲:希望子女有出息,结果到老了又后悔了,我们这也算丁克! 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很难一时改变过来,尤其是农村人的思想,到了晚年都希望子女留在身边。 前几天老家有个邻居,儿子盖了新房子要搬家,之前一直跟老人住在一起,儿子一家子要搬出去了,老人还有点不高兴。 还有邻居,家里是俩儿子,一个在市里买房,一个在县城买房,老两口轮流过去给俩儿子带娃。邻居说:这还真是,孩子们没出息,嫌弃孩子们没出息,这有出息了,都买了房子了,又不方便。这要是没买房子,都在老家,我们带孩子也方便。 老人要尊重儿女的生活 尽管父母到晚年会想念儿女,会想着:如果孩子们在身边就好了!但父母们依然是希望子女前程似锦。 就像纪伯伦的那首小诗所说: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通过你而来,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的未来是你做梦都到不了的明天。 有个朋友,父母都是老师,朋友大学毕业后想去外地工作,但父母已经打好招呼,想让他走父母的老路子,在小城镇当个老师,安安稳稳的,跟父母一样,离父母又近。 然后朋友就反驳了:如果你们生下我是为了安排我的生活,我的人生,那你们还不如不生下我! 后来朋友去了一线城市,发展得很好,父母也没再说什么。 养儿育女享受的是一个过程 很多人都说,养儿育女享受的是一个过程,但是很多父母依然期望晚年生活子女能够陪在身边。 我们几个朋友聊天,说起来养老这件事,朋友们都表示:可以接受住养老院,而且希望晚年更自在一些。 或许是我们这代人接受了这样的思想,而且思想比较开阔。所以这代人或许能够有个进步,能够真正地享受养育子女的过程。 棉妈说: 过去人信奉“养儿为防老”的理念,信奉“父母在,不远游”,希望子女能够留在身边,而现在人们思想越来越开阔,不会把子女束缚在身边,即便子女将来远走他乡,即便想念子女,也不会影响子女的前程。 养儿育女,你希望将来子女留在身边吗? 我是木棉妈妈,一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妈妈,专注孩子成长教育,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教育知识,别忘了关注棉妈,棉妈将持续输出更优质的内容。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