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普利斯信息网 2021-08-21 450 10

杨绛:越简单,越高级

  文/悦好

  杨绛,这个名字不知不觉间走进千家万户,成了众多女性眼中的偶像,她的智慧通达,她的沉稳从容,她的简朴大气,都令我们深深折服。

  她的一生,淡定而从容,优雅而多姿,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是什么。

  她人生的智慧就如水洗过的天空,澄澈透明,温润如玉。

  

  01生活简单干净,爱书成痴

  杨绛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杨荫杭是清末年间一位学识渊博的海归人物,后来从事律师职业。母亲唐须嫈,富商名门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她身上除了中国女性顾家爱家的美好品德,还带着现代女性所特有的一种才思和聪慧。

  所以,杨绛的童年很幸福,父母给予她良好的教育,父母宽松明理的教育理念,让杨绛自由自在生长。她从小特别爱看书,简直是个小小的书迷,从书中吸取人生故事和经验,吸取智慧。

  有一次父亲问他:“阿季,如果一天不读书,你会怎么样?”杨绛回答:“不好过。”父亲又问:“一周不读书呢?”“一周都白活了!”杨绛答。父亲哈哈大笑,这个女儿实在是太爱看书了。

  杨绛看书到了痴迷的地步,欲罢不能。书给予她丰厚的知识,丰盈她的灵魂。

  成长的岁月中,杨绛就是爱看书,正是丰富的阅读,给她打下了坚持的文学底子。

  

  杨绛曾说:

  “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入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就高明。”

  是的,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吸取人家的智慧。所以杨绛特别喜欢读书。只有读书才能够获得充实而丰盈的人生。

  书可以造就一个人高贵的灵魂,书可以把一个人从世俗中拉出来,书可以让一个人高贵而惊艳,这就是书。

  

  02寻梦清华园,遇到会行走的书

  杨绛从小进入学校学习,一路顺利,考上了东吴大学。但她一直有一个“清华梦”,于是,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她成功成为了清华大学文学系的学生,圆了清华梦。

  在清华,她遇到了同样喜欢读书的钱钟书。钱钟书曾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的爱情,因为同样喜欢书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曾相约:一起把清华图书馆的书读完。

  因为读书,生活中有书,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

  两人相识相恋,后来钱钟书早杨绛毕业,去上海教书,两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

  虽然两人都是你情我愿,但杨绛依然不忘父母双亲,曾给钱钟书回信说:“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

  

  她的才识和分寸,钱父大为赞赏:“此诚聪明人语!”在钱父看来,杨绛思维缜密,办事周到,真是不可多得的好儿媳,儿子的贤内助。

  两人结婚后,一起出国留学。杨绛主要协助钱钟书的学习生活,把家里家外都收拾妥当。钱钟书说,杨绛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妻”。

  他们的家,无论在哪里,都少不了书。

  加上钱钟书这本会行走的书,杨绛的日子过得自在而满足,他们在英国诞下了独生女钱媛,一家三口和和美美。

  03艰辛岁月中的日子,简单即幸福

  1938年秋,钱钟书学成归国,被母校清华破格聘为教授,前往昆明教书。

  时值抗日战争爆发,时局艰难,杨绛带着女儿回到迁居上海的钱家。

  在上海,她不再是钱钟书一个人的贤妻,而要学会做一大家子的贤媳。

  

  时局混乱,住处逼仄,杨绛没有自己的房间,她不便公然看书,不然和妯娌姑婆显得太不合时宜,于是,她就借了架缝纫机,在蒸笼般的亭子间里缝纫,为钱钟书和圆圆做衣服。

  但其使杨绛满脑子西方文学经典,她依然那么酷爱书,却默默学做一切大家庭中儿媳妇所担负的琐事,敬老抚幼,诸事忍让,哪怕受了委屈脸上总是笑盈盈的。

  她从来没有忘记读书,只要有机会,她还是会悄悄拿起书。

  1942年,杨绛创作剧本《称心如意》,顺应时局,一炮打响,拉开了她文学创作上的帷幕。

  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以笑脸看待一切,勇敢挑起一家人的重担。对她来说,简单即是幸福。

  能够在艰难的岁月中,还能看到书,还能创作,这就是巨大的幸福。

  04纯净朴素,赤子之心

  特殊时期,杨绛被分配到干校进行劳动,被安排打扫厕所,还被剃了“阴阳头”。

  这一切,杨绛都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迫和艰难没有打倒她,反而让她更加坚韧更加乐观。

  

  被人剃了“阴阳头”,别人都害怕不敢出门,但是杨绛偏不,她依然要体面地走出去。于是,她连夜给自己制作了一顶假发,第二天戴着假发出门,依然到菜场买菜。

  她就是这样的淡定和从容,优雅地做自己。哪怕被人误解多少次,被人嘲笑多少次,她依然不改本色,坚持自己的生活。

  这时期,她写出了有名的《干校六记》,把苦难的生活当成人生的历练。

  在任何艰难环境下,她都能够以苦为乐。

  她始终温润平和,从苦难生活中活出一种自在的洒脱。她始终纯净朴素,活出自我,保留一颗赤子之心。

  05一个人行走在人生边缘,以书为伴

  晚年,女儿钱瑗因病去世,后来钱钟书也去世,我们仨就留下了杨绛一人。

  杨绛却说:“如果我先走,那他们要怎么活下去呢?”她把这一切都当成命运最好的安排。

  女儿走了,丈夫走了,她留下来,整理丈夫遗留下来的书稿,整理女儿的文件,打理各种各样的事情。

  以书为伴,坚强而满足地活着。

  

  她永远是那么的淡定和从容,永远那么大气和知足。

  在生命后面的几十年,杨绛独自一人扛起整个家,与书为伴,活出自我,活出人生的智慧。

  这时期,她创作出了非常丰厚的作品:1999年《“掺沙子”到流亡》发表;

  2000年出版《从丙午到流亡》;出版译作《斐多》;出版《钱钟书手稿集》。

  此外,杨绛心系贫困学生,在2001年9月7日设立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帮助家境贫寒的学子完成学业。

  哪怕一个人,她依然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杨绛作品集》《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洗澡之后》等书依次出版,

  她用文字拓宽生命的深度和厚度,活出自己的人生。

  

  06越简单越高级

  杨绛的一生可以说简单干净,透明透亮,她活出了自我,活出了高贵人生。哪怕一个人也坚持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杨绛,翻来《杨绛传: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我看到了杨绛充实丰盈的人生,简单优雅的人生,智慧通达的人生。

  《杨绛传: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真实又富有深度地剖析了杨绛先生百年人生经历和智慧,她教会了我们不妥协、不迷茫,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认真地享受每一天。

  向你推荐这本书,走近杨绛,感受民国才女的优雅与智慧,体悟民国才女的淡定与温婉。


17au劲舞团 http://www.175au.com/jingwutuan/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普利斯信息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普利斯信息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