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汾东一病区成功完成一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同时丰富了内镜下治疗手段。 患者景大爷,因食管癌晚期放疗术后,再次出现严重的吞咽功能障碍入院接受治疗。入院初期,景大爷因吞咽障碍,长期不能进食,身体极度消瘦。鉴于景大爷全身营养情况差,病情危重,相关抗肿瘤治疗无法进行,太原市中心医院消化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张丽认为要迫切解决的是患者的营养问题,才能够保证治疗。
在全面评估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的前提下,张丽与副主任医师任素芳共同为景大爷实施了手术。术中,经过定位切开、插管、缝合,短短半小时,顺利完成PEG术。
术后24小时景大爷可以正常进水,术后48小时经造瘘管进流食,术后10天观察造瘘口无异常,于是拆线出院。术后半月随访,景大爷营养状况良好。 技术优势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胃放置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输注或姑息性胃肠减压的一种技术。 PEG的适应症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但存在吞咽障碍或不愿进食的患者,病程1个月以上。
1.吞咽反射损伤(多发性硬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脑血管意外)、中枢性麻痹、意识障碍(重症监护的患者); 2.痴呆; 3.耳鼻喉科肿瘤(咽部、喉部、口腔); 4.颌面部肿瘤。 随着此项技术的开展,给更多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为给更多有PEG适应症的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可能! 学科带头人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